瑞银信提醒大家,犯罪分子利用疫情开展金融犯罪活动

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人心。然而,在全国抗击疫情期间,一些犯罪分子利用抗击疫情实施金融诈骗等犯罪。为此,我们专门收集整理了几种典型的诈骗手法和案例,大市民做好风险防范工作。

伪装公益慈善机构实施金融欺诈

犯罪分子打着“慈善会”、“募捐”等名义,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进行金融诈骗。如,武汉警方通报,名为“武汉市慈善会”的公众号以向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捐款的名义实行诈骗,受害人向公众号转账捐款后,发现公众号被注销。警方接到报警后抓获嫌疑人蔡某,蔡某交代,其假冒“武汉市慈善会”公众号募捐已成功实施诈骗一百多起。

建议公众采取预防措施:公众在开展爱心捐赠时,应寻找正式的捐赠渠道,正式的捐赠由民政部门登记备案,相关信息可通过国家慈善信息披露平台查询。捐赠前,应核实对方的账户名称是否与捐赠公益组织的名称一致,捐赠资金不易转入个人账户。

谎称火车、飞机等退改服务等

犯罪分子以航班/火车/酒店因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被取消,退签或更改业务可获得赔偿为由,通过发送短信,诱导受害人拨打短信中的电话,害人身份信息、航班信息等。,并要求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号码、密码和手机验证码,然后转移受害人卡中的余额。
建议公众采取预防措施:小心收到陌生的短信和电话号码,不要随意点击短信中的链接。在拨打电话之前,您可以登录相应的航空公司、火车票销售和酒店官方网站来验证信息。如果您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通知,请记住不要通过电话披露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。陌生人以退款为由提出转账要求的,应当先拒绝,核实后再回复。

谎称亲属感染,购买疫情防控物资等

犯罪分子冒充学校或公司工作人员,要求受害人汇款,骗取受害人钱财,理由是受害人的子女或亲属被隔离治疗,或为受害人购买口罩等防护物资。
建议公众采取预防措施:当接到陌生人打电话给亲属感染等消息时,首先冷静核实情况,不要急于汇款。防疫用品应通过正式渠道购买,不要相信个人销售行为。在不确定收到货物之前,不要直接将货款转入卖方的个人账户。

最重要的是,当您在疫情的帮助下发现金融诈骗、电信诈骗或线索时,请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。

让我们守望相助,共渡难关!

原创文章,作者:苛佳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kalpos.com/zszx/10267.html

(0)
上一篇 2023年11月6日 16:38
下一篇 2023年11月6日 16:41

看过本文的还看过以下文章